本文共 485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1 分钟。
域名解析是互联网工作的基础环节,本文将详细讲述其核心步骤。
浏览器首先检查自身的DNS缓存,这种缓存颗粒较小且duration较短,大约1分钟且容量有限(仅能保存1000条记录)。这是因为频繁访问的网址会优先存储在浏览器缓存中以提升访问效率。
如果浏览器的内部缓存未能找到结果,它会继续查找系统自带的DNS缓存。系统级的DNS缓存通常能存储更多数据,更能满足长期或频繁访问的需求。
当系统缓存也未能提供解答时,浏览器会转向检查hosts文件。这个文件相当于域名与IP地址的静态映射数据库。hosts文件在Windows系统中位于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而在Mac/Linux系统中则位于/etc目录下。它用于将常用网址与服务器IP直接关联,减少DNS查询次数。
如果前三步均未找到对应的IP地址,浏览器会发起递归DNS查询,这意味着将向预设的首选DNS服务器(通常由网络运营商或搜索引擎提供)提交查询请求。该服务器负责处理域名转解析请求。
通过以上步骤,域名最终能够转换为具体的IP地址,从而实现资源的正确访问和互联网的正常运转。
转载地址:http://ogftz.baihongyu.com/